Archive for 2014 年 11 月

美食文學-馬來西亞美食

餐一丙 U1039347 李芷儀

馬來西亞美食
因為班上有很多馬來西亞的同學,常聽他們提起當地的美食所以決定深入的了解一下馬來西亞的美食文化。馬來西亞因為擁有三種族群所以美食相當多元包括肉骨茶、叻沙、沙嗲、椰漿飯……等種類相當多。其中我最想吃的是叻沙,簡單來說就是一種味道很特別的湯底,可以加很多東西下去吃,大致上可分為兩種,第一種是咖哩叻沙就是一般的叻沙裡頭加了,材料包括蝦米、蝦膏、蒜茸、乾蔥、香茅、南薑及椰汁,製法是將它們煮多個小時。第二種是阿薩姆叻沙,跟前者不一樣的事會辣且沒有椰漿,聽班上的馬來西亞同學說,吃了以後會滿頭大汗像中毒一樣一口接著一口,想停都停不下來呢!

點閱率: 1%

(旅行文學)去摩登首爾找生活感

食科三乙   U101P202   陳冠詔

大田出版有限公司   高恩淑

近年來因為韓劇的影響,許多人對於韓國有一定的幻想,許多人趨之若鶩的爭相前往,就為了與偶像有最親近的接觸,拍攝景點總是擠滿粉絲,也因為如此,旅遊於韓國的書籍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

這本書是在介紹首都:首爾,書裡不介紹那些常去常見的地點,反而是從文化、古蹟、飲食去著墨,一開始的韓服,有傳統但多了點創新的思維,讓傳統與現代品味出不一樣的美感,再來對於古蹟保存,讓到此一遊的遊客,有穿梭古代宮廷劇的感受氛圍,附近特色商店,例如瓷器、布料等⋯,有著文化的優雅氣質,最後是飲食文化,最吸引我的是,韓式甜點,類似日本和菓子,卻帶有自己的色彩,精緻小巧像極了小型藝術品,文化的傳承實在重要。

閱讀完這本書籍,就像把首爾給遊玩一遍,沒有熱鬧逛街購物,而是一場深度的文化之旅,不僅僅是旅遊,而是尋找生活品味的旅程,希望未來不只是在書上旅遊,而是到當地真實感受文化的洗禮。

點閱率: 1%

[旅行文學]-旅活

醫工三乙   U101I210  蘇翔翎

凱信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吳蕊妏

這本書所說的是作者當起背包客到各地去流浪、旅行,在無止盡的旅途上,孤寂而充實的日子,更確定自己想要過的,到底是什麼樣的生活。

在選擇這本旅活的書時,裡面的作者成為背包客到處旅行,是我所嚮往的目標;就算只是做白日夢,也要努力用旅行活出內心的理想與勇氣。「旅行的意義,於人不同。」我所期望的旅行是獨自到一個完全不熟悉、語言可能也無法溝通的地方,從中學習如何與人溝通、如何以語言不通的困境中脫離而出,學習到群體中無法學習到的事物;但是有些人認為的旅行可能就只是跟著團體上車下車,到了定點看看風景吃些東西,雖然為了生活充了些許電,但是能夠得到的卻少之又少。「人為何說旅行是豐富自己?因為從書本中,跟身在其中的震撼,完全無法比擬。」雖然可以從書中了解到各個地方的飲食、生活習慣、民間風俗…等。但是當你真正身在其中時,所感覺到的、聽到的一定比在書中閱讀所來的強烈,並且這些回憶會一直深刻的烙印在你的腦海裡,在往後的生活中能夠無時無刻的想起當初的旅行經驗,讓生活更充滿多采多姿。

近幾年背包客的旅行盛傳,背起背包說走就走,許多人可能納悶說能夠有人幫你做好任何事情,為什麼還要自找麻煩的獨自去準備,在這當中當所有的簽證、護照、住宿,所有的事情都是你自己獨自完成的,所感受到的成就感是平常無法比擬的;當獨自一人到人生地不熟的環境中旅行,什麼都不懂、什麼都不會,只能依靠自己的肢體語言以及爛透的語言溝通,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學會信任自己以及信任別人,什麼事情都是用問出來的,不管是雞同鴨講、比手畫腳,不是每個人都有義務要幫助你的,所以要先學會信任,並感謝幫助你的人。

點閱率: 1%

[夢想旅行]-偏愛東京味

五專護四甲51001113何佳薇

這本書在敘述作者喜歡的東西,在日常生活中酷愛的種種小物品,在無意之間發現的小確幸,像是它們是爸爸的壽司,奇才教授送的美酒,銀座的Paulista咖啡館;是春日的落花生,夏日的鰻魚,秋日的甜柿,冬日的芋燒灼;也是春天的櫻花,夏天的志摩半島,秋天的祭典,冬末的天滿宮紅梅…,作者偏愛的一切,以東京為中心,在漸次蔓延開來,就算走過了世界各個角落,偏愛的,還是東京的味道。

當中令我感到有趣的是「賞梅花」,梅花也有個小故事,日本有為文章博士-菅原道真,他從小非常聰明,五歲就寫詩讚揚梅花之美,長大後卻因一場政治爭鬥須離開京都,臨走前念了一首和歌,大意為:當東風吹起之際,該散發芬香了,梅花阿,主人走了也不要忘記春天呢!據說,梅樹懂得忠誠,一路跟隨著呢。東京的三月天忽暖忽冷,作者帶著小孩寫好的「繪馬」來到了祠堂祈禱,管公是學問之神,人們紛紛到四堂祈求考運。日本的繪馬就像是台灣的天燈,在上面寫上滿滿的願望,人們祈求願望實現。

這只是其中得一篇小故事,總共有六十二篇的心情寫照,我提出了這篇賞梅花,在這段敘述裡面,提到了東京的氣候,日本文化的節日以及人們對歷史人物的瞭解,彷彿身歷其境也坐在梅花樹下賞著花,賞著梅花有別於其他花兒不同,是個安靜文雅的活動,閉上眼睛靜靜的享受著花香帶來的美好。

看完這本書,閉上眼睛,回想的都是我與家人之間的旅途過程,不論到哪,我都會閉上眼睛,靜靜的聽這裡的聲音,有鳥在叫,風在吹樹葉颯颯的聲音,在那當下,會拍張照片記錄下當時的心情感受,也像作者一樣,時時刻刻寫下自己的心情寫照,但現在的我鮮少有時間與家人們到戶外散心,為了念書而我離鄉背井居住在學校,姊姊也出國深造,家人之間的交流沒有辦法像以前如此密切,看著以前紀錄的點點滴滴,也讓我提起想繼續紀錄我生活中的美好點滴。

在異鄉,是碰觸不到嗅聞不到的,是只能在東京體驗的,此作者用人體最基本的感官在體會,以味覺,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在細細品嘗東京,以及東京以外的美好,我也想像作者一樣,自己在台灣的大街小巷,體驗生活中處處有驚喜的小確幸。

點閱率: 3%

[讀書會公告]1031學期讀書會活動期程異動通知

英文團體討論活動

原訂103年11月18日(二)19:00-21:00,因老師上課時間調整,提前至103年11月17(一)同一時間地點實施

中文第三次團體討論活動

原訂103年11月19日(三)19:00-21:00,因老師上課時間調整,延至103年11月26(三)同一時間地點實施

讀書心得繳交期限103年11月12日(三)中午12:00前,上傳PO於讀書會部落格,若無法於部落格發表心得文章,請直接將心得貼於Word,E-mail寄到信箱:sychen@hk.edu.tw ,並註明班級、學號、姓名、書名。

點閱率: 1%

[飲食文學]-從愛上東坡肉開始

營二甲 u102s132 盧思穎

水晶圖書股份有限公司,閔傑輝

這本書紀錄著一名外國饕客對東西方食物的記憶,透過簡短淺白的小雜記,和中西方文化俚語的幽默,讓讀者輕鬆地在書中漫遊,閔傑輝雖然是個俄裔美籍的外國人,卻喜愛中國與台灣的中式食物,從小就和妹妹穿梭在唐人街,發覺奇特的食物和文化,記憶中的味道和生活經驗,透過文章傳達出一種對食物的熱愛,讓我想起老師說的:「有時候,人們愛吃和懷念的食物,並不是世界上最美味的食物,但它之所以讓人懷念,乃是因為隱藏在料理中、記憶裡的那股情感,感念的是煮出那道料理或是一起在某種情況分享的那個人。」此外,閔傑輝因為出生西方定居東方,再加上視吃如命的老饕精神,對於許多食物的接受度自然比一般外國人大得多,但其他人可不是如此囉,帶國外友人嘗鮮時,就經常鬧出笑話,書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也是中西飲食文化的衝突,例如外國人不太吃魚頭、內臟及肥肉,讀著讀著突然有個調皮的念頭閃過,原來外國人都吃沒頭的魚,在外國料理只見「無頭魚」,不知道會不會哪天看到魚有頭還以為是新品種呢,這想法讓我會心一笑,不過作者勇敢嘗試不懂就問的個性,也讓他學到很多別人不曾發覺的秘密喔。對閔傑輝來說料理要好吃,並不一定要山珍海味、大魚大肉,可能一個路邊攤,一碗滷肉飯,就足以讓人覺得感動,爸爸曾經告訴過我:「真正好吃的料理,不在於價格,而是如何運用食材真正的特性,煮出最適合它的味道,簡單就是幸福,有些人喜歡使用珍貴食材,自以為丟成一鍋,就能煮出甘甜的料理,實際上只是一堆混雜的味道,食物還是乾乾淨淨、簡簡單單,吃出原味才是享受。」隨園食單中,袁枚也說了:「貪貴物之名,誇敬客之意,是以耳餐非口食也。不知豆腐得味,遠勝燕窩;海菜不佳,不如蔬筍。余嘗謂雞、豬、魚、鴨,豪傑之士也,各有本味,自成一家;海參、燕窩,庸陋之人也,全無性情,寄人籬人。」以前堅持遠庖廚的我,未曾明白箇中趣味,一直到上了大學,自己研究菜單嘗試料理,才在過程中愛上了做菜這件事,一次一次在新的料理中,吃到不一樣的食物味道,經過跟爸爸討論、請教做菜技巧、了解食材特性,自己學會處理食材、慢慢懂得搭配料理,那種成就感和發現新世界的感動,真的是身在其中方能體會呀!這本書可以推薦給對沉悶的文學無法提起興趣的孩子,有趣的故事、簡單的料理介紹,會引導讀者進入想像世界,似乎身歷其境一同品嘗著美味,對我來說,不同的書吸引人的地方,除了完全碰觸不到的神秘世界引人入勝,最可貴的還是貼近生活的故事,因為熟悉所以才能引發各種共鳴,因為共鳴才會有所感動,我想我已經漸漸喜歡上做菜和嘗鮮了吧!作者在一開始的自序中提到,超凡美食沉思一書中寫道:「Tell me what you eat,and I will tell you what you are.」,這是我讀完整本書以後最有感觸的一句話,不論貧富貴賤、不管宗教信仰,飲食就是一種追求自由的途徑,一樣米養百樣人,人們身在相同的國度,卻還是有著不同的性格,正因如此我們才獨一無二,我想只要不危害他人的前提下,隨心所欲的享受自己喜愛的料理,不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情嗎?

點閱率: 1%

飲食文學 深夜食堂之勝手口

妝二甲U1028101朱家慧
新經典圖文傳播有限公司 堀井一郎
心得:在我看完這本書後,這本書上我看到了很多的美食,每一道都讓人垂涎三尺,每一個圖文也都很吸引人,不但會跟你介紹材料和做法外,在每一個食物的背後也都有屬於他的故事,食物不僅要做的美最重要的事我覺得對做美食的態度更重要,唯有如此才能把食物做的美觀而且好吃,這樣不管是做的人也好還是品嘗的人也好都會有一個深刻的印象,最後在看完這本書後真的留下蠻深刻的印象,我想永遠忘不掉吧!

點閱率: 1%

[旅行文學]我愛呷片

日四技護理一乙 U1031248 謝惠伃

出版社:方智   作者:米力

心得分享:

第一次看見本書的封面和封底就是以白底紅色橫條的簡約風格亮相,翻開一看作者溫暖的手繪風格插圖馬上就引起我的好奇心。呷片,顧名思義這就是一本分享到日本旅行點點滴滴的書籍。作者是一位禮品業者,當她遇到瓶頸時就常常到日本旅行、充充電。書中寫到她在日本散步、喝茶、逛雜貨各種小感觸,一般提到日本總是給人匆忙、緊迫或是充滿機器人的感覺,但在這本書裡的日本卻給人悠閒、充滿歷史文化的涵養。其中我最有印象的是作者到日本喝台灣有名的珍珠飲品,原來珍珠已經變成我們的「國粹」啦,她提到在日本的珍珠不像台灣的有彈性也沒味道,日本人在料理中加上珍珠搖身一變台灣風的時尚美食,這種國家跟國家民間的互動還真是新奇。另外還有作者搭乘仙后座號的體驗,仙后座號是一個會移動的旅館,可以在上面洗澡,有交誼廳,還有紅酒等餐點能品嘗,說到坐火車我能想的除了看風景和睡覺外真的也想不到其他好玩有趣的事情了,但是作者還提供不少殺時間的方法,也許我下次回家搭車的時候也能試試看。最後,我覺得喜歡設計的人真的可以來看看這本書,作者很喜歡雜貨到日本也很熱衷逛雜貨,連喝茶的店也都定期舉辦藝術品的展覽,這本書真的能減緩每天緊張的生活,彷彿自己也跟著她四處走走,加上作者輕鬆自在的語氣,我們也像是跟在他後面一起穿梭在日本的小巷子裡。

點閱率: 1%

[飲食文學]-舌尖上的美味

應英三甲 U101A115林冠妤
出版社:釀出版 作者:呂永超
心得:作者在這本書中提到了許多食物,也一一的介紹了食物的起源、作法、特色和深受人們喜愛的原因,也加入了他對那些食物的想法,但其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對每道菜的起源做說明,因為這樣讓我了解了原來這道食物是在這種情況下被製作出來的,這些是我們平常不會去想也不會去在意的地方,但因為作者讓我更了解了那些食物背後的意義,除此之外作者更讓我們知道了或許許多食物都是我們平常很常見或很常吃的,但當你深入去了解時,你會發現就算是一道很平凡的菜也會有一個屬於它的故事。透過作者的介紹,我發現原來每道食物並不是像我們表面看到的那樣,不同的朝代文化、飲食習慣都能讓同一道菜有不同的風格和味道,這道菜在這個地方或許這麼吃但在那個地方又是這麼吃,每種吃法都代表了當地的風情文化,或許有時候我們可能不能接受某種地方的吃法,但當你慢慢地了解到了當地這麼吃的緣由之後,你對這道菜的認知和接受度或許就會有很大的改變。食物的世界是非常有趣的,當你慢慢深入了解之後一定會發現許多你想像不到的事情。

點閱率: 1%

[旅行文學]―山河好大

日四技護理系一年甲班,U1031123,施文芳。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作者:徐仁修先生。

心得分享:

此書分兩部分:前半部80頁是作者攝影紀錄,後半部116頁是文字詳敘。當翻開書頁時,那美麗的圖片有瑰麗的自然生態、細膩的人文風情、悠久的歷史典故、壯觀的建築遺跡,張張映入眼簾,美不勝收。它是夜讀的良伴,讓心平靜安寧,讓視野寬廣無限,即使沒有去過中國的我,也能隨著書本的圖文假以想像。

一九八七年的夏末,作者開始實踐年少時的中國夢,他「尋根問祖客家行」,成功地找到與自己一系徐氏祖居,並完成祖父當年想回廣東鎮平祖堂上香的心願。他也尋訪福建的「永定土樓」,讚嘆人民以黃泥造土樓的智慧,無論方樓或圓樓,皆有通風、採光、耐震、防潮、隔音、保溫・・・等功能,一點也不輸現代建築。一九八八年六月,作者踏上期待已久的邊疆行,「大荒漠」、「西遊記」、「蒙古草原盛會」。他深度旅遊與探索,融合歷史、人文、建築、自然,文字呈現的不只是紀錄,也富饒知識、智慧和人生趣味。

作者在「大荒漠」篇章―青海的鮮水寫道:這些遊牧的藏族,因為四處移居,根本沒有機會受教育。其中十一歲少年因需要幫雙親放牧討生活而輟學,他已經擔負起一個牧人的工作。比起台灣被功課壓的喘不過氣的同齡孩子,不知成熟、強健多少,甚至比起我們的大學生,也毫不遜色・・・。環境造就人,所以成了兩個不同世界。在台灣,物質生活水平的提升,教育的普及、衣食無缺的環境,讓台灣的孩子們不太懂何謂生活貧困?如何知足?如何珍惜?然而社會的升學主義、父母的過度保護,讓台灣的孩子相對地被侷限住了、被框住了。如果想試圖破除框架,是需要克服自己的心理,社會的眼光及其他多方面的壓力,那破繭而出的過程是痛苦的。或許我們也想當個放牧的孩子,在寬廣無邊的草原上奔馳著。

書本在最後一部分寫入「台灣兵第70師的故事」,是作者在大陸旅行途中順道拜訪70師老兵。我很訝異!原來在對岸也有長年回不了家的台灣老兵,對照當年隨國民政府來台的大陸老兵,兩方彼此皆在日夜思念對岸的家鄉,讓我感到無比諷刺,這就是戰爭的殘酷、人民的悲哀。那些長年滯留在大陸的台灣老兵從被騙去當國民政府軍,再被俘虜變成解放軍、經歷文化大革命的鬥爭,因被認為「身分不明」而被下放到邊疆勞改,沒有尊嚴、生活艱辛,但他們努力活著就為了重回台灣的那一天。在戰亂的時代,生命變的微不足道,渺小也沒有價值,我闔上書本後,只剩滿腹心酸與無奈。

這本美麗的旅行文學,每段旅程都是作者的人生紀錄。與人們相遇在同一個時空,彼此的人生相互交集與分享。四年前,我搭著火車環遊台灣一週,旅程中有許多人的參與,車長、列車長、站長、副站長、青年旅舍、異國旅人等,即使我們只有片刻相處,但彼此的互動、交談、分享點綴了這段美麗的記憶,每每回想總是深刻。

點閱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