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彙整

死在路上也不錯!

死在路上也不錯!  周榕榕     四技護理三甲 陳思蓉

作者原是一位記者和節目主持人,在辭去了工作後,用半年的時間騎著單車深入滇藏和阿里。一開始她總是抱著不確定的心情等待著出發日子一天天的靠近,也常常問自己,這麼多地方可以去,為什麼要選擇入藏?入藏有這麼多方式,為什麼要選擇騎腳車?但保持著小時候看西遊記時的憧憬,以為有一隻金箍棒、兩擔子的行李,再加上一匹白馬就可以出發。出發前,在網上找到了一個有興趣一起同行的女孩,但在後來因為想法不同在半路分離。自己獨行時遇到色狼,甚至還遇到車禍,幸好在後來遇上了一群志同道合的車友,一起互相鼓勵、幫助,最後完成了旅行。

一開始看到這本書時就被書名吸引,好奇為什麼作者要說死在路上也不錯」,仔細閱讀後才了解,原來她在這一段旅程中發生了許多事,其中還出了一次車禍和摔了兩次車,雖然沒有嚴重到造成生命危險,但是一個人在脆弱時,沒有人陪伴實在很孤單,她說:「我真的很怕我媽這時候打電話來,我怕我會大哭」。就如同有次我感冒輕微的發燒,但因為隔天有非上不可的課,抱病坐火車回來學校,那天晚上接到媽媽關心的電話,那種有人關心自己的感覺實在是難以言語。看這本書時,也顛覆了我對西藏的想像,以前我以為西藏就像電視上廣告的那樣,只有者一片荒漠,但是從書上的照片看起來,在沿路有許多的古城,這些古城依舊保有著曾經的熱鬧。在書末作者也寫到「有些事,年輕的時候不做,便此生都不會再做……」也許過程很辛苦,但在以後回憶時,最記得的都是這些狼狽的時刻。

點閱率: 1%

味蕾的愛戀記憶 楊明

U1001124 護二甲 陳思蓉
味蕾的愛戀記憶 楊明
第一次看到這本書的時候,書名的「愛情」兩個字讓我以為是在寫男女之間的愛情故事,但是在看了之後了解,原來除了男女間的愛情外,還包含了父母與小孩間的親情、手足間的親情和朋友間的友情。書裡有五十五個故事和五十五道食物,在這,食物不單單只是食物,每一道食物每一個味道都代表著一個回憶,辜氏雖然寫得淺顯易懂,但是沒有經歷過的人是不瞭解那其中的滋味,親身經歷過的人才能品嚐出作者想表達的那個「味」!作者楊明說:「吃,不但有許多學問,還有許多的故事,包含著許多心情的轉折,蘊藏著許多人生的起伏……」我想,大概就如同她說得如此吧!
這本書裡,「媽媽的五香牛肉」讓我感觸很深,楊明說長大後出外工作也住在外地,每次回家媽媽都一定會會準備這道菜,也會多做些讓他帶回去,曾經他也嘗試著自己做,但怎麼就是做不出跟媽媽一樣的味道,,這就如同我現在在外地念書在外租屋,嘗試的做些媽媽常做的家常菜,吃起來總覺得少了一些東西怎麼也不對味。另外我也喜歡「給我愛情布丁」、「愛情蓮心」「高雄木瓜年奶」,這三篇是在說男女間的愛情,這是我交男朋友懂得那種心情,想為自己歡的人付出,卻不求任何的回報。還有「棉花糖」這篇讓我想起了我的童年,記得小時候只要有廟會的地方就會有賣棉花糖的小販,那時我總會吵著爸爸買給我,那時的我覺得棉花糖白白蓬蓬的,就像天上的雲,但是天上的雲我抓不到也碰不到,可我手裡的這朵「雲」卻可以填在嘴哩,也甜在心裡。

點閱率: 1%

吳春寶的味覺悸動

四護二甲   陳思蓉

「吳春寶」一個來自屏東大武山下的鄉下孩子,年幼家貧,早早離家北上討生活,從麵包學徒開始當起,一直到出國比賽的名。在過程中有許多挫折,但他沒有因為這樣就被把敗,反而越挫越勇。春寶師傅過很多國家,也嘗過很多食物。而這本書不但有食物的介紹,更有著春寶師傅對每道美食的味覺感受和那份難以形容的悸動。
拿「豬油拌飯」來說,在早些年的農村社會裡,這是一道平常不過的食物,但春寶師父說:「 味道很簡單,但卻是無法替代的故鄉之味,說不出的滿足感,幸福又溫暖。」這句話讓觸動我許多,還沒出外念書時,每天都跟媽媽抱怨菜色都沒什麼變化,尤其是當自家種的菜到了產季時,幾乎天天餐桌上都有重複著同樣一道菜,但現在外地念書,雖然在自助餐可以看到同樣一道菜,煮法也幾乎相同,但總覺得少了一點味,原來就是少了點春寶師父說的「家鄉味」!
除了道地的家鄉味,還有外國的味當然也少不了被春寶師父形容了一下。拿離我們最近的北海道來說,他說北海道的牛奶比台灣的牛奶濃郁,喝下去的時候彷彿還可以聞到青草味,腦海裡可以想像乳牛在藍天白雲下的大草原優閒吃草的畫面呢!
雖然有許多的國家和其國家的食物是我未到過也未嘗過的,但是透過春寶師父的描寫,讓我體驗了一場味覺的饗宴,讓我再三回味,將來如果有機會,希望我也可以親自體驗一下這場味覺的悸動。

點閱率: 1%

【創意飲食】吳文恩的食物戀

四技護理一甲  U1001124  陳思蓉

這是一本作者用文字和照片逐月逐日的記錄下他們餐桌的景象,以及當時的心情感受。

作者吳文恩先生他出了許多食譜的書,在這本書裏頭有和一般飲食的書本一樣有著食譜和做法,但不同的是,裡頭同時也記錄著許多有關他生活的文字和照片,他說:「這本書裡頭隨著他的生活、工作變化,也隨著四季,留下我對食物的的探尋,又繾婘依戀的小小線索,一篇又一篇,同時也記錄著他的生活。」

從母親那學習川菜,從父親身上繼承客家菜餚的精隨,在兩種不同飲食文化裡長大的他,「食物」對他來說不只是一種「吃的東西」,這麼單純的感官感覺,而是包含了許多生活情境的牽引和家人的互動,例如,他的小外甥女喜歡「黃魚燒豆腐」,他就會做給她吃,也因為這道菜為他奠定了舅舅這個牢不可破的地位。

食物,是他對生活、春夏秋冬的許多體驗,以及對他所愛的家人一種難以割捨的拉扯,所以他將書名命名為「食物戀」,對食物和家人的眷戀。

點閱率: 1%

[夢想旅行]-愛吃鬼的華麗旅行

班級:四技護理系一年甲班 學號:U1001124 姓名:陳思蓉

心得分享
我會選本書是因為,一開始我煩惱著要挑哪個主題寫這次讀書會的心得,在圖書館選輸的時候意外到這本書,作者將『旅遊』和『飲食』同時都寫到了,作者從國內玩到國外,每旅遊到一個地點,就去嚐嚐當地的地方特色小吃,然後再將這些美食和當地的民俗風情或是歷史融合分析,如馬來西亞和肉骨茶,因為早期被殖民,有許多勞工,而肉骨茶原本是勞工階級的人在上工前吃的東西食物,將所有和豬有關的東西全都放入鍋裡煮成一大鍋,配白飯,既可以吃飽又可以提神補身體,一舉多得。
作者也在書的一開頭就提到,『旅遊』可以短則三五天、一個禮拜,長點就兩三個禮拜,是由自己隨心所欲,累了就回來,等休息準備夠再開始下一次的旅遊。這點讓我覺得很認同,尤其是後面的那些話,因為我們有旅遊經驗的人都了解,前幾天心情處於興奮狀態,體力也足夠,所以不覺得累,到了後面幾天漸漸覺得疲勞、累了,失去了一開始的興奮,覺得到每一個地方都成了走馬看花,就忽略了其實還有許多『好玩的東西』等待著我們去體驗。他還提出了另一個觀點,不論是旅遊或是飲食,都要勇敢地去嘗試,去試試不同的生活方式,他鼓勵大家『不要總認為自己做不到,或是覺得不喜歡、太困難,總之就是先做了再說。做了就是一種改變。』
看完這本書後,我想在大學畢業前為自己安排一次旅行,體驗和嘗試不同的事、物,發現更多以前我都沒發現過的東西。

點閱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