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2015 年 11 月 17 日

[飲食文學]-台灣味道

飲食文學-台灣味道

作者:焦桐

出版社:二魚文化

營養三乙U102S004吳書晴

臺灣的古早味,古早是懷舊的記號,是一種世代相傳的東西,經過經驗的累積,慢慢的修改變化,成為大家接受的作法、滋味。我在外面常常聽到的古早味,我就會開始想像,他們會是用以前老人所流傳下來的器具方法配方做,舉例來說:可能不用瓦斯用柴燒,全部都是用人力不用機器,其實這都是對古早的想像和模擬,書中提到:「古早味是現存的過去,是當下的一部分」

這本書提到了很多的臺灣的小吃或食材,而當中提到了米粉湯,我是看了這本書才知道因為地區的不同米粉有分粗細,粗的米粉就像米苔目,我活的20年是乎還吃過米粉湯,不過小的時候,卻很常吃米苔目,每當大姑姑回來時,都會準備米苔目等材料,煮一大鍋,只是從爺爺過世後,我就再沒吃過了,而現在我腦袋裡只有片段的記憶,早已經忘了那味道,或許沒辦法達到作者的水準,但在我心中是我記憶中古早味。

這本書帶給我,許多飲食的層面,對我來說食物就是填飽肚子,而作者都能一一把口感詳細的說明,可能是我的飲食習慣,總是吃很快,還來不及感受,就把食物吞進肚子裡,又或許是生活環境,從小家裡中的經濟沒有很好,有什麼就吃什麼,所以不太會挑食物,久而久之,我好像沒辦法精準的判斷怎樣是好吃的怎樣是難吃的,似乎把我的味蕾窮壞了,不過現在我漸漸的長大了,有能力去改善經濟,在未來的日子,希望能像作者一樣有豐富的飲食經驗。

點閱率: 1%

[飲食文學]-男人的菜市場

日四技護理系二年甲班   U1031123   施文芳

飲食文學:男人的菜市場

作者:劉克襄先生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男人的菜市場,內文就如同封面號稱:產地直銷,自然嚴選。分五輯:市場的走訪、食材的意見、時蔬的采風、水果的身世、小吃的啟發。作者教我了解最質樸的食材,最天然的蔬果,對於10歲開始烹飪的我,看完本書,才了解到食物存在的價值與意義。

食材讓我想起自己烹飪煮出的青菜,大多是向固定的兜售菜販購買及外婆或鄰居的嬸婆送來,我偶爾會去逛早市或黃昏市場,上市場可以選購到與平常不同的菜色。27歲前的我,只知道菜洗洗,丟進熱鍋炒炒,熟了起鍋,吃到的是最原始的味道。到今年8月份,開始到中餐烹飪教室學習時,才發現食材挑選及烹煮方式與技巧皆影響的菜色及味蕾。

書中提到的土當歸,我如同作者,在清境農場發現這項食材。2013年到2014年,我在清境農場工作,每月下山返家,會到菜販處,採買當地食材回家烹煮,如大又紅的金瓜、根莖肥厚且蔥綠的土當歸。土當歸,在購買時會和賣家詢問煮法,而母親最愛當歸烘蛋的方式烹煮。蛋香及當歸葉香,加上微量的鹽巴,配著白飯是非常可口又美味。

這本書帶給我追尋食物的根本,如:山蕉與田蕉有所差異,因為對我而言都是香蕉。媽媽最愛的鳳梨,除了在作者提到在八卦上看到鳳梨田,我也在屏東看過好幾大片的鳳梨田。本書作者細心研究每種食材,不僅書寫出食用價值,也描繪出食物的美感,如:烏腳綠的高貴而古典的色澤。看這本書很過癮,可能是因為我會烹調的關係,既可了解已知的食材,更可認識新食材,進而運用到下次的烹調佳餚。

點閱率: 1%

[旅行文學]-11元的鐵道旅行

日四技護理系二年甲班   U1031123   施文芳

旅行文學:11元的鐵道旅行

作者:劉克襄先生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1元的鐵道旅行,222頁篇幅,分四部份:喧嘩旅驛、寂寞小站、高速風景、風物尋味。作者教我每個角落都有自己專屬的文化,即使是小小村落,也會有自己的獨特風格。作者搭火車暢遊台灣,看到人文風情、自然環境等許多面向。搭火車是慢活且樸質的旅行,花費不高昂但旅程需要許多時間,如;東部火車線,美麗的海景與縱谷身影,各站間的費用十幾元,可惜的是停靠各站的列車,一天不到五班次。

鐵道旅行讓我想起五年前自己一人的鐵路環島旅行,遇到的人事物。我在2010年6月開始獨自一人的鐵路環島,我帶著小札記一同隨行。一路上請台鐵的人員幫我在札記上簽名留念,不分站員、副站長、站務佐理、站務主任、站長、機務員、機車長、副車長、車長,甚至在瑞芳站遇到巡視的鐵路管理局局長范植谷先生。他們友善也好客,如:大林站的辛勝郎先生請我喝可口可樂;山里站的吳振鵬站長請我喝桑葚汁及讓我進站務室休息與參觀;杜慶仁車長專程寄台鐵紀念品到我母校的系辦。

而作者和陌生旅人有連結,與我的旅行經驗有些相似之處。我在平溪線認識的香港朋友,來台出差的文浩及四位18歲準大學生,我們互相分享所見所聞,因為我和他們一樣,第一次來到平溪這個站驛。我在火車上認識新加坡來的朋友,他們剛從南洋理工大學畢業的學生,到台灣旅遊一週。我們一同到九份逛老街吃芋圓,之後大家回到瑞芳站,與彼此相互道別,但這一別不是永遠,因為新加坡的慧玲在2013年與家人再次來台北旅遊時,我們又再次相聚。

每當我踏進無人的招呼站或小站時,周遭環境非常的安靜,可能是田園間,可能是山邊,可能是相鄰著海。我一人獨自享受如此靜默的空間,是孤獨的但心是非常寬敞與舒適。或許家人朋友不懂我的旅行方式,一個人旅行,又站站停靠,既危險又無聊,我卻依然走我自己的路,享受一個人的旅行。

這本書帶給我另一個觀點看高速鐵路的旅行。原來高鐵穿過隧道時,無訊號的時刻是屬於自己安靜休息時光;平穩的車速是提升閱讀的品質,由南到北的風景是寫實的生態電影。而這本書淺顯易懂,文筆樸實無華,而作者對於人的情感描述深刻,對所見的環境議題使他哀愁與悲傷。我們不是鐵道迷,但我們都喜歡鐵道旅行,且走出自己獨特的旅行方式。

點閱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