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的事。生活的事—米力
餐旅三丙 葉斯倩 U1009325
摘要:
作者米力用一道道的食物帶出他青春時的種種回憶,而這些食物大多是台灣著名的小吃,或是隨著時代的發展漸漸衍生出來的多元飲食,因此不難想像其味道是如何,使用的文字也很簡單明白是一本很容易讀的書。在字裡行間中,我感受到作者對於每道菜的懷念及喜愛,另外也將現今社會和古早時期物資匱乏的情況拿來做比較,說道現在社會的食物雖然易取,但品質不如以往實在的感嘆。
心得:
雖然我和他生長的年代不同,但作者大多用台灣常見的小吃和菜餚來做舉例,讓不同年代的我也能了解其中滋味,書中闡述的方式很淺顯易懂,給我的感覺就像在跟朋友介紹東西好不好吃,或是小時候吃的哪樣零嘴最使人懷念等等。當作者在闡述每道飲食的美味時,我彷彿就站在那樣的景象裡,正津津有味的品嚐著,伴隨的作者的一字一句,我也逐漸回味起吃那道食物時的感動及故事。
在讀這本書時我特別有感覺,書中提及喜歡的味道、做過的事情和環境都和我差不多,舉例來說在「美式速食」這篇時就提到作者的歷史老師,第一次吃到麥當勞的蘋果派時,對他的評價是連便宜的饅頭夾蛋都比他好吃,另外,當他用台灣的春捲去形容西方的蘋果派時,讓我覺得十分詼諧,同時感受到肉桂和夾在漢堡中的酸黃瓜在她得評價中是不討喜的,像這種味道較重的辛香料和配料我也不太能接受,當我在吃雙層牛肉吉士堡時,我一定會要求服務員不要加酸黃瓜,那種酸到不行的滋味我真的不愛。
在「沿街叫賣的行業」這篇中,作者提及有許多人喜歡在放學的路上,或是吃晚飯前吃幾個豆標墊胃,在我的記憶裡沒有過這樣的畫面,但類似的景象卻是有的,說到沿街叫賣的行業有很多,雜貨類像堆著滿車賣生活用品的、修理門窗玻璃的、專收不要的玻璃瓶和舊報紙的,食物類的則是牽著一台腳踏著便賣起冰淇淋、麥芽糖和糖葫蘆等諸如此類的商品,在我國中以前偶爾會聽到這種從大聲公裡傳出來的叫賣聲,而我印象最深的是在我國中時,每到六日總會有人在外頭不知道在大喊著甚麼,剛開始聽時總聽不清楚,只知道他總會在下午四五點時出現,用著極為宏亮的聲音和同樣的頻率喊著,而且妙的是聲音聽起來很近但就是不見人影,直到有一陣子外婆搬來我們家住時,這個謎底才終於解開,為什麼呢?因為外婆在跟我聊天時說到,有位大叔在附近的巷弄裡沿街叫賣,而賣的是甚麼呢?答案是臭豆腐。這下我才終於明白那個神祕的聲音究竟是如何來的。不知道是因為這種沿街叫賣的聲音容易擾民,還是因為不再符合這個追求效率及金錢的時代,因此隨著我越長越大這些叫賣聲也漸漸的消失在我的生活裡了。
透過讀這本書時我了解到作者米力一部分的個性、生活習慣、家庭的相處模式和對食物的堅持及態度等,當我在閱讀這本書時同樣也勾起不少有關於食物的美好回憶,有時好像回到了第一次品嚐那道菜的感動,有時是書中的景象讓我感觸良多,像是外婆的舊櫥櫃、沿街叫賣的小攤販、小學時吃野花蜜的純真和高中補習時買麵疙瘩吃的懷念滋味,這樣深切又觸動人心的感受,有如前陣子才發生的事情一般深刻的烙印在我心中,讀起這本書時我有這麼樣的感覺,這是一本簡單又溫暖人心的書,作者透過文字把我帶進那既懷舊又純樸的氛圍中,感受他所感受的,透過文字共同回味以往的生活以及屬於我的美食饗宴。
點閱率: 2%
尚無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