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彙整

[飲食文學]-蝸牛食堂

日二技護理系C1011514四年戊班戚名慧

一、書名:蝸牛食堂

二、作者:小川系 著 ; 陳寶蓮 譯

三、出版社:二O一O年十一月/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四、讀書心得:

『蝸牛食堂』會取這麼特別的名字,不經意的讓我覺得會是一本特別的書,裏頭寫著作者因男友帶走她所有財產離開,因為遭受這打擊,讓她失去說話的能力,而她也只好回到老家,經營起自己理想中的食堂,她認為料理能為人帶來一些奇蹟、也為自己帶來信心,她想為每個客人製做他們專屬的料理,而搭配著蝸牛一詞,就是要讓客人在裡頭慢慢地品嘗,所以每天只接待一組客人,因為她失去了語言能力,讓她能更細心專注的用語言以外的感覺去了解別人與自己,讓她的料理變得更有生命力,我心想著如果台灣真的有這麼一間有特色的餐館,地點再遠、要等在久,我都要去嚐嚐看。

此書作者開了一家名為蝸牛食堂的店,每天為一組客人量身訂作料理,細心觀察、用心製作,他的幸福不是來自於美食,而是來自於看見吃下美食而笑了的人們,喜愛美食的人都會因為吃到好吃的食物而感到開心,喜歡做菜的人則會因為看見別人吃了自己做的東西露出滿足的笑顏而高興,我完全能體會那種感覺…。從小我就喜歡跟著媽媽在廚房忙進忙出,喜歡替她洗米、炒菜,雖然我不知道鹽、油要放多少、火侯要怎麼調整,但是我還是很愛搶著炒菜、煎東西,自然而然的就好像對於家常菜的料理還算有一套,至少要煮個晚餐給大家吃已經不是問題,不過的確都會很在意吃的人的表情、感受,尤其是煮了新口味或是新菜色的時候,甚至是拿手菜上場的時候,這時候完全能夠明白為什麼媽媽以前很愛在我們吃飯的時候狂問好不好吃、好不好吃,哎!廚師也是需要鼓勵與支持才會有動力去煮更多好吃的東西的嘛,這是我自己會料理之後才感覺到的,煮出來的料理缺乏讚美或不被喜歡,久而久之,真的就會不想煮了。

書中寫到作者亦有提到懷念外婆親手製作的食物,如:米糠醬甕、蘿蔔乾、醬油等等,和外婆共同生活的每一天,都深深沁入了他心底,看到這裡不禁湧上酸酸的感覺,那種阿嬤或媽媽的味道果然是許多人心中抹滅不去的記憶,我常常覺得,即使我跟著媽媽學會了許多家常菜料理,又或者是阿嬤教我包的肉粽,不是由她們親自料理的,終究還是少了一味,也是最重要的那一味,說不出是哪個步驟出了問題,只能說是心裡的感覺影響了舌頭的味覺吧。

而這本書讀到最後一部分,竟是作者母親過世留給她的一封信,字字是如此充滿對女兒的歉疚與不捨,讓人不禁熱淚盈眶,我想他必然會後悔自己當初離開多年沒有機會多陪陪母親吧!而母親最後留給他的叮嚀是支持他、要他繼續堅持下去她能夠療癒人心的料理,別因悲傷而讓食堂就此終止了。

當奶奶消失了、媽媽消失了,他只剩料理能夠帶給他回憶與感受!其實我們生活中不也是如此,總是因為吃到某樣東西而想起了某個人某件事,就像我每次回到家裡,一定要去夜市買兩份小神戶牛排,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吃,不是要吃飽、而是想吃種感覺,小時候,只要到了禮拜天,媽媽總是會牽著我跟妹妹到夜市包兩份牛排回家,跟爸爸一起聚在客廳吃,以前買少可能是因為我們小孩吃得少,而現在我只是想吃那份感覺。

其實有時候吃下肚子的東西,有一部分也會變成回憶吧!想吃一個東西,說不定只是想找尋一種回憶、一種感覺,而有時候拒吃一個東西,也許只是因為裡頭含有不想要的曾經。

點閱率: 2%

舌頭的記憶

班級:日二技護理系三年戊班 學號:C1011514 姓名:戚名慧
  1. 書名:舌頭的記憶
  2. 作者:邱立本
  3. 出版社:二O一一年七月/二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4. 頁數:174頁
讀書心得:
『舌頭的記憶』,剎那還真是開始思考起我的舌頭記憶了些什麼?當初,聽見老師開始介紹飲食文學時,還真是很難想像,究竟該如何將對於飲食的回憶以文字敘述,由於從未接觸過這種飲食文學書籍,因此讓愛好美食卻覺得滋味難以言喻的我對於它開始充滿好奇心。
這本書作者將它以許多的小篇幅來介紹各種存在其印象中特別的味道或食物帶給他的回憶,像是其中有一篇名為「舔一口童年」,作者在描述其童年夏日最愛吃的冰棒,而冰棒帶給他童年的回憶,像是與兒時玩伴邊走邊吃以及當時是他多麼小心地享受這只要港幣一塊錢的冰棒;也勾起我國小時的回憶,夏天總是放學就立刻衝到校門口,校門外會有個婆婆賣著一桶雪泥冰,不搶賣完可就沒了呢!我還記得它只有百香果口味,一杯台幣十塊錢,但小時候父母不准我們吃所謂的垃圾食物,所以我都只能在校門外偷偷地將它品嚐完,再裝做若無其事的走回家,明明只是吃一口冰,卻像是在做壞事般,邊吃還邊擔心會不會媽媽被發現,而那也是我人生中初次嚐到百香果的味道,每一匙都小口小口的含進嘴裡,深怕這甜甜酸酸的幸福滋味很快就被吃光了!現在想起還真是回味無窮。
接著,讓我充滿感觸的飲食是台灣最道地的「滷肉飯」,作者只用一篇小小短文就把滷肉飯道盡了,我看完只有感同身受可以形容,但我愛好的不是哪間攤販或是餐館的滷肉飯,而是,母親親手煮的那油膩恰到好處的滷肉配上最軟Q的西螺濁水米,雖然已經是家常便飯,但卻依然是我覺得簡單卻最美味的食物了!所以在五年住校讀書的過程中,儘管吃遍了桃園及台北許多家的滷肉飯,常常都是吃到那種肥肉太多或是肉汁不夠味,就算是鼎鼎有名的連鎖滷肉飯,也沒有一家可以滿足得了我的嘴,我常常在想到底是我太挑,還是其他人太不挑呢?算了,我猜大概是少了媽媽的味道讓我的嘴巴挑剔無比,然而,也因此讓我每每在外吃到滷肉飯,就開始想家了。
再來就要提及到有關「吃的聯想」了,而作者所謂的聯想是有關於餐館的命名,但我的聯想卻是關於一道菜的命名,從小到大,我始終都不明白「螞蟻上樹」這道菜為何叫做螞蟻上樹,問過身旁的親朋好友,每個人都知道這道菜是冬粉炒肉絲卻也都不曉得它的名稱由來,我心想著,原來大家都走著同樣的問號,於是乎我去探討了它的由來,據說是古人聯想而來,因為這道菜完成後,有細小的肉末沾在粉絲上,很像「螞蟻」的緣故而命名,但並沒有真正的根據,我倒是覺得這樣的命名是牽強了些,但也讓簡單的料理藉由菜名令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這或許也成了另一種飲食的異想世界吧!嚐著美食,同時,嚐著想像。
還有,那記憶還清晰的正是剛過不久的中秋節,每到這個節日,最期待的莫過於烤肉、吃月餅了,在書中作者談到「月餅旅行」,讓我想起每一年的中秋我總是嚷嚷著要吃蛋黃酥,若是恰好有人送月餅禮盒到家裡,我就開始祈禱裡頭是蛋黃酥而不是小月餅,曾經有人問我蛋黃酥不就是蛋黃配紅豆泥嗎?有什麼好吃的,我只能說,那種一口蛋黃一口紅豆泥,同時入到口中,我的心就十分的雀躍,那種甜而不膩的滋味,我還真是難以抗拒,每次有幾個我就能吃下幾個,直到某一年,新聞報導有人因為吃過量的月餅,導致血脂太高而中風,母親就開始警告我不能再無節制的吃了,說來真是令人啼笑皆非,但仍然遏止不了我對蛋黃酥的熱情。
而這本書讀到最後一部分,作者則是開始描寫其他有關於吃喝的記憶,例如:偏愛的飲品、吃飯速度或者是酒類微醺的感覺,對於這部份我就沒有特別的回憶或感觸了,所以閱讀過後並沒有太多想像的空間,但,說不定待我哪天嚐過酒以後,再憶起書中這段描述就會有不一樣的感想了吧!
舌頭的記憶,果真將腦海中如此深遠的記憶一字一句的描述出來,讓讀者能夠明白原來將飲食與文學合併在一起的滋味是如此的美妙,我想,只要讀過作者這般精彩的筆述,那些佳餚即便不曾親嚐過,光是用想像的就足以讓人垂涎欲滴。而曾經也在我舌頭上留下記憶的美食就更不用說了,讀著、讀著,回憶的畫面一幕幕浮現,這種感觸讓深夜讀著此書的我,又不禁想起家鄉,也不知不覺餓了起來,它是一本簡單卻可以很豐富的飲食文學,我想十分適合喜好美食與閱讀的人,讓我們能在飲食的想像與回憶裡盡情徜徉。

點閱率: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