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彙整

食物的歷史

休閒三甲 U100R120 張凱柔

作者:菲立普.費南德茲-阿梅斯托

民以食為天是全球每位人名的寫照,食物對於我們有著很重要的地位,人也許沒有適當的飲食會無法繼續過活,但這過程之中食物也以他特別的位置來主宰我們的生活以及文化。

過去常在想著其實每一個人所食用的食量應該不必很多的,但因為現代人民大多生活較富裕因此通常會有過多的傾向。很諷刺的是今日有半個地球的人吃著過多的食物量也浪費了過多的食物量,但卻有半個地球的人每日有忍耐著飢餓來過活。我個人其實蠻反對食物工業化的現象,也許在其他不同領域的物品音有工業化的產生會帶給更多的好處與利益,人而在食物方面我認為是多此一舉的,食物工業化雖帶給人類更多快速且方便的食物量並且也帶給人更多的選擇。但是,我認為人類卻沒有考慮到大多工業化的食物在生產的過程中就已經失去食物的營養成分,除此之外還添加了許多人工化學成分。以罐頭食品而言,所需要的食物量很多因此還要先蓄養或是抓捕超多的食物來運用,在製造的過程中還會造成許多垃圾量,罐頭製造出來若是在使用日期沒有銷售完還必須丟棄,吃了無益還製造垃圾實在是令人無奈。

雖然今日食物工業影響著我們,但是食物本身所付出的文化意義是我們不可輕忽的不同而帶有不同的特色。例如:大陸的川菜、浙菜、台灣的臭豆腐、的國的豬腳、美國的速食等等,這些食物都表現了當地的文化。因食物的不同所衍生的餐桌禮儀也不同,東方是以筷子來實用而西方是以刀叉來食用,裡一方面東方注重長幼有序,在飲食時大多不宜出聲除了日本飲食文化教不同,西方則注重主客及主僕的關係,吃不同的食物種類也有不同的刀叉。食物也代表著當地的社會經濟狀況,以美國為例它們的速食文化就是一個最佳的寫照,美國人喜歡快速便利且東西越大越好,著名的速食麥當勞就是如此。

最後提到的是食物工業化的影響:「我們再怎樣也不能說工業化飲食一定是健康的,過可以肯定的是,它侵蝕了社會。至少,他不能延續西方社會的傳統生活模式:廚房傳出的香味和溫暖是家庭生活的焦點,大夥一同用餐,也分享親情。再某種層面上來說,工業化改變了家庭用餐習慣。」每次聽著爸爸說他以前小時候的生活時,總是覺得不可思議。其實才經過短短幾十年,但生活卻有如此巨大的改變。現在正在發展的基因改造食品如果發展成熟了,那我們的生活,是不是又會有我們意想不到的巨變呢?

因此人類不只要檢討濫用地球這件事,也必須好好反省我們對於其他生物的心理,對於食物的意義方面也應該從新省事。

點閱率: 1%

八歲,一個人去旅行

休閒三甲 U100R120 張凱柔

版社:遠流出版社

作者:吳念真

這本書的作者是吳念真,故事敘述在他八歲那一年,爸爸要他一個人從瑞芳坐火車到宜蘭的姨婆家,把祖母遺忘在那裡的雨傘拿回來。坐在開往宜蘭的普通號火車上,他面對車廂內陌生的旅客有些害怕;其中有位阿嬤一直對著他微笑,不久,他卻發現阿嬤昏倒了。羞怯的小男孩毫不遲疑的向車上乘客大聲求救,並把他的萬金油拿出來救阿嬤;當阿嬤慢慢的清醒過來時,她一邊笑著,一邊頻頻對著小男孩點頭,眼淚卻從她的眼角流了下來;小男孩和阿嬤一樣流著淚,最後小男孩抱著她喊「阿嬤!阿嬤!」老阿嬤和小男孩的眼淚一直流一直流‧‧‧。

當我看完這本笑中帶淚的繪本,深深的被這個故事感動了,讀著讀著,我的眼眶也跟著泛紅了。在我讀幼稚園大班時,曾在紙風車劇團表演時看過這個故事搬上舞台,那時候的我懵懂無知,只是跟著劇中人物的演出看得入神, 不懂得深藏在故事背後想要傳達的深意,如今再細細品嘗,另有一番不同的解讀。八歲的他在生平第一次的旅行中,沿途遇到的人們是這麼的友善,當老阿嬤第一眼看到小男孩時,會一直對著他笑,一定是想起了自己家裡孫子的可愛模樣;當阿嬤昏倒了,小男孩會急得想哭,應該也是想到了家中祖母慈愛的容顏吧!就是這種愛屋及烏的祖孫情,才會讓車上的乘客誤認他們倆是一對祖孫。

而車上的這些乘客在別人遇到困難時肯伸出援手,也讓我讀到了人性中純真善良的美好;如果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學會關心他人,隨時伸出援手;我們的社會一定會變得更加溫馨和諧,大家臉上的笑容也會更加燦爛的。至於主角的爸爸,為什麼要讓這麼小的孩子一個人搭火車到宜蘭呢?他也許是要藉這個機會讓孩子在這趟旅行中學習獨立吧!加上早期的農業社會,一般家庭的生活並不是很富裕,一把雨傘在那時候是很珍貴的奢侈品;而且八歲的小孩搭火車不用買車票,所以主角的爸爸才會獨排眾議,堅持要一個八歲的孩子大老遠跑去宜蘭拿回雨傘。主角的爸爸就是要讓孩子在這趟旅行中學習獨立,學習面對人生旅程中接踵而來的冒險,我想這不就是現在的我所欠缺而亟待培養的獨立與勇氣呢!

看看別人,再想想自己!讀完這本書的最大收穫,就是讓我學會珍惜吧!「知福惜福方是真福」,我要珍惜身邊所擁有的人、事、物,因為懂得珍惜,才會發現自己擁有的已經很多。在家裡,有摯愛的父母疼愛照顧;在學校,有親愛的師長陪伴成長,我是一個幸福的人,更期許自己當一個樂於分享的人,讓大家也都能一起分享我的幸福快樂。

點閱率: 6%

U100R120 張凱柔

這是一個香港女高材生單身一人踏單車入藏的驚險之旅:「零九年六月,似乎從踏上旅程開始,就一直跟死神並著肩走,時遠時近,可是隱隱約約總可以嗅到它的氣息:當騎行在五千海拔的東達山,一面忍受後腦勺的抽痛和頂到喉嚨口的嘔吐感;一面聽冰雹敲打在頭盔上叮叮噹噹。當一個人背著大包在公路邊攔順風車,看車上的新疆佬越坐越近。當夜半乘坐的阿里班車衝入河道,車身呈50度傾斜……是的,流浪沒有想像中的浪漫,路上有懸崖、峭壁、不生寸草的荒蕪之地、騙子和色狼,可是我還看到了夕陽,看到令人淚水盈眶的奔騰的野馬群,看到虔誠的朝聖者。」
《死在路上也不錯》一書,書名聽起來「大吉利是」,但其實內裏是一勵志故事。作者周榕榕於中大修讀新聞及傳播學系,獲一級榮譽畢業,曾擔任中通社記者。她兒時愛看《西遊記》,想像流浪是很快樂的事,長大後便模仿孫悟空西遊,不過同行的不是一匹白馬,卻換了一輛單車,她打算孤身從大理走1700公里到阿里首府獅泉河。全書內容,就是周榕榕沿途的經歷,她細膩地用文字描繪一個單身女子千里走單騎進入西藏的經歷,當中有險死橫生的經歷:如在東達山冒着冰雹而行,怎料單車失控,摔出遠處,臉泡在泥濘中,動也不能動,過了良久,自以為死去,最終慢慢爬起來,才知道只差一點點便跌落萬丈懸崖;她更曾遇上色魔的,如她快進入終點阿里首府獅泉河時,跳上順風車後險被八字鬍司機非禮,最後憑急智及巧遇公安哥哥阿旺,才化險為夷,幸保清白。大家讀畢整本遊記,不但看到一幕又一幕栩栩如生的求生場面,還能見證作者克服了髒、亂、臭等問題,堅持不氣餒的信念。

點閱率: 1%